一家之言:“金三银四”失色 纺企分化加剧
发表时间:2025年05月08日   发表评论()

  “五一”假期已过,预示着传统的“金三银四”纺织旺季落幕,棉纺行业进入了为期四个月的淡季。今年的“金三银四”颇让棉纺业界失望,再次呈现了旺季不旺的特征,甚至表现还弱于去年同期。

  回顾去年“金三银四”时期,纱线行情虽不及预期,但基本平稳,其中纯棉纱表现有起有伏,整体较为平淡,混纺纱表现亮眼,基本保本或有微利。而今年“金三”时期没能将春节后棉纱价格的反弹行情延续下来,纱价很快回归起涨点,混纺纱也失去了去年的“风采”,和纯棉纱一样低迷,致使“金三”旺季表现平淡。进入四月,在美国的“对等关税”大棒下,我国棉纺织行业普遍承压。

  通过调查发现,在如此艰难的大形势下,大型纺企和小型纺企分化严重。沿江棉区某大型纺企是招商引资的智能化棉纺厂,每月产纱2000多吨,再将生产原料由新疆棉改为外棉后,销售工作也变得通畅了。另一家大型纺企常规纱销售不好,就及时改产差异化纱线,其中色纺纱赢利水平大幅提高。

  通过对多家小型纺企调查发现,这类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生存压力,除少数能维持保本外,大多数亏本经营,有的棉纱库存已超过2个月生产量,时间久了很难支撑下去。从四月中旬到“五一”假期,已有部分小型企业选择放假缓解压力。眼下即将进入纺织淡季,销售工作难度增加,企业对九月前的棉纺形势普遍悲观,停产放假的数量或有增加的趋势。

  大型纺企和小型纺企表现迥异,主要是在复杂困难的条件下,企业之间在硬件和软件上具备的条件不同造成的。大型纺企普遍具备下列优势:首先是建设了智能生产车间,用工人数下降,生产成本大幅减少,为棉纱销售预留了调价的空间,销售压力较轻;其次是具有集团优势,购销渠道多,不但原料采购货源充足,而且棉纱销售渠道四通八达;最后是具有资金优势,在实际购销活动中具有定价话语权,抗风险能力强。企业资金充足对于稳定运营、提升竞争力、优化融资结构、拓展市场以及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厂可以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生产市场热销的品种。

  小型纺企资金实力弱、原料成本高、销售渠道窄,产品质量也普遍稍逊于大厂,当市场棉纱出现供大于求局面时,无论质量还是价格都面临残酷的市场竞争,销售压力增大,产品库存随之增加,资金周转难度加大,最后只能以放假、停产方式解决。

  近几年纺企主动求变,一是加强技术转型,智能生产车间逐渐增多,生产效率提升,成本下降;二是加快品种转型,近两年变化最大的是大部分中小型棉纺厂避免和低成本新疆纱直接竞争,纷纷转产混纺纱。此外,少部分纺企改变用棉品种,由使用新疆棉转为使用外棉。虽然都在求变,但大厂得天独厚的优势强于小厂,最后求变的结果也会迥然不同。

稿件来源:中国棉花网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月度统计数据
  •  
  •  查询系统
棉花产量查询系统
地区:
年份:
纺织工业产量查询系统
产品:
年份: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