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劳务输出大省就业环境改善 沿海地区节后可能再现用工荒
发表时间:2013年02月09日   发表评论()

  多地采访发现,由于出口减速,沿海地区企业普遍偏好招募短工;与此同时,一些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就业环境改善,春节前出现一股农民工回乡就业大潮。有分析认为,春节后的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可能出现新一轮用工荒。

  变化:企业偏好用短工

  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当前部分沿海省份已经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南京市安德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怀仁介绍说,年近岁末,很多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用工需求较大,特别是缝纫服装行业、搬运装卸行业、餐饮服务行业、家政行业等,“如果下午给我1000个工人,当天下午就能消化,送到各个企业。”

  南京市海尔曼斯制衣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常女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今年招工形势较以往严峻,“整个服装行业都缺人,有些企业甚至出现有订单无人做的现象”。沈阳市和平区总工会在鲁园劳动力市场的办事处主任介绍说,随着工人陆续返乡,去年11月份、12月份有40多家企业在市场登记招工,其中尤以餐饮、家政和销售等行业居多。

  这很可能与当地工厂订单量下滑,且对未来预期不乐观,导致部分企业稳定用工量减少有关。据苏州英格玛人力资源集团蓝领之家连锁店店长李志伟介绍,这段时间很多企业订单不稳定,而且对未来订单状况也不乐观,所以企业招工不像往年一样几乎天天招人,一般一周只招一两次。

  此外,记者采访了解到,受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一些企业用工短期化、功利化倾向加重,对劳动者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缺少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储备,缺乏人文关怀,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训“重管理、轻一线”的现象;年轻员工没有正常的向上流动渠道,对自身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职工对企业也缺乏必要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江苏某劳动密集型企业去年曾接到一个大订单,急着要人的老板找到当地政府,请求帮忙招工2万人。经多方努力,终于招到了1.5万人,可不到3个月,竟然只剩下5000人。原因是订单完成后,这家企业便想方设法让工人们离职。一段时间后,该企业再次接到大单,人手短缺的老板只能再次向政府、媒体高喊“招工难”。对此,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吴可立认为,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的总体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是劳动力供给大于企业的用工需求,“但同等环境下,同样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招工不难,有的企业周周招工还招不到人?关键是这些企业没有给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就业。”记者在广州、深圳也了解到了类似的情况。

  李怀仁认为,虽然国内经济向好迹象明显,但由于外部需求依然不振,服装、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空间难以大幅提升,企业无法用高工资吸引农民工就业,加上就业市场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今年用工比较紧张的缝纫服装、搬运装卸、餐饮服务、电子和家政等行业,在春节后可能出现较明显的“用工荒”。

  回流:家乡就业环境改善

  农民工的大量回流也和传统劳务输出大省的创业、打工环境有所好转有关,返乡就业、创业正成为越来越多外漂农民工的新选择。调查显示,作为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湖北省的“返乡潮”正在凸现,这在省城武汉尤为明显。武汉市某人才市场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11月以来登记找普工的求职者中,45%是从外地回来的农民工。根据统计,2008年以来,武汉市累计有超过10万名农民工返乡就业,1万名农民工返乡创业。

  这被认为与武汉市逐步改善的用工环境密切相关。2008年,武汉市餐饮住宿业一线员工的平均工资仅为760元,2011年翻了一番,达到了1680元。2011年,武汉市加工制造业一线员工的平均工资达到2180元。2012年,甚至曝出部分建筑工人的月薪超过了1万元。2010年9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湖北省企业工会条例》,明确提出“企业和职工双方均有权提出工资集体协商要求”,大大改善了农民工的工作环境。2011年上半年,由武汉市总工会牵头,武汉市餐饮行业职工方和企业方首次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签订集体合同,45万职工加薪。此外,武汉市还开展了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春风行动”。该市新洲区通过举办免费创业工程培训班、支持创业者成立农机合作社、补贴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创业项目等措施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在这样的境况下,许多农民工选择在省城工作,而不再集中去北上广淘金。与此同时,在省内,也有不少厌倦了都市繁忙生活的农民工选择回到市州或乡镇打拼。

  陕西同样出现了农民工的大量回流。陕西省劳务交流指导中心主任付鲲鹏表示,近年来陕西农民工回流现象较为明显,从劳动力总数来看,2007年至2011年,陕西全省劳动力转移就业从558万增加到667 .6万人,但在省外就业人数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340万人左右,新增劳动力主要为省内市场所吸收。截至2011年底,陕西农民回乡创业22.3万人。

  但尽管回流明显,陕西也面临着用工荒的考验。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徐立表示,用工荒问题有从沿海到全国蔓延的趋势,当地“用工紧张”已呈现常态化。以前是技工荒,现在则是整体用工紧张,连普工都有大量缺口。

  另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介绍,中西部地区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就近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在快速增加,传统劳动力输出大省中,河南2011年首次在省内转移就业的人数超过了到省外转移就业的人数,2012年四川也出现了这种变化。江西、安徽,虽然还是省外转移大于省内,但省内所占的份额在逐年提升,将来的趋势必然也是省内转移会超过省外。

  应对:化解结构性矛盾

  针对可能即将出现的沿海地区用工荒,一些基层就业保障部门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建议,宜积极应对,通过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及时发布招工信息,促使农民工和用工方更好地对接,逐渐化解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首先,就业保障部门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一些企业负责人建议,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劳务主要输入地做一些比较深入的调研,通过行业协会了解同行业企业的诉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招工成本。同时,通过及时有效地发布招工信息,举办一些公益性招聘会等,搭建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桥梁。

  其次,鼓励并支持中介机构提供职业培训,提高就业针对性。李怀仁说,中介机构对就业市场比较敏感,能全面把握企业需求,特别是安全保障、就业前指导培训、技能培训更显迫切,通过中介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水平,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政府可以根据中介每年介绍成功就业的人数,配比给予一定的人员培训补贴。

  第三,通过减免税费逐步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运营成本,鼓励其提供更多待遇较高的岗位。专家建议,可进一步通过加强结构性减税、适当降低融资成本等措施,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运营成本,鼓励企业提供薪水待遇较好的职位。同时,对吸收劳动力就业比较多的企业,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补贴。

  对于沿海一些企业用工短期化、功利化倾向加重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认为,实现体面劳动是目前劳动就业领域新的发展趋势。他指出,中国的就业政策鼓励劳动者灵活就业,这一方面提高了劳动者自主就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如果过度提倡就业的灵活性,也可能导致劳动者正当权益受到损害。因此,要加强对劳动者劳动权益的保护,完善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障,确保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劳动者收入的不断增长,以实现体面劳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为了顺利实现体面就业的目标,必须坚持促进就业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要求,着力推动就业方式转变,有效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稿件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月度统计数据
  •  
  •  查询系统
棉花产量查询系统
地区:
年份:
纺织工业产量查询系统
产品:
年份: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