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服协:2022年春季中国服装行业运行情况调研分析报告
发表时间:2022年04月22日   发表评论()

2022年春季中国服装行业运行情况调研分析报告

中国服装协会

2022年4月22日

  4月中上旬,中国服装协会针对重点会员企业和产业集群开展了2022年春季线上调研。2022年以来,服装行业受疫情影响遭遇需求低迷、成本上涨、订单外移等多重考验,运行压力持续加大。特别是进入3月,上海疫情爆发后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升级,服装市场需求下降趋势愈加突显,叠加原材料价格高位攀升、物流受阻等不利因素,服装行业保持恢复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一、调研基本情况

  本次参与调研的企业有127家,服装产业集群有12个,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上海、河南、河北、湖北、辽宁、陕西、山西、北京、江西、四川、云南等省市,涉及男装、女装、童装、羽绒服、职业装、裤业、国风服饰、加工制造等细分领域。在受访企业中,大型企业43家、中型企业39家、小型企业45家,品牌企业占39%、制造型企业占61%,其中59%的企业包括服装出口业务。

  二、企业运行情况

  1、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

  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65.4%的企业开工率达到90%以上,24.4%的企业开工率在80%左右,行业整体复工复产稳步推进。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开工率普遍较高,中小企业开工明显不足。大型企业开工率达到90%的企业占81.4%,而中、小企业开工率达到90%的企业仅占53.8%和60%,7.7%和15.6%的中、小企业开工率仅在50%左右。

  从业务类型来看,品牌企业开工率明显高于制造型企业。品牌企业开工率达到90%的企业占74%,而制造型企业开工率达到90%的企业仅占59.7%,低于品牌企业14.3个百分点;在制造企业中,以内销为主的企业开工率达到90%的企业占61%,27.1%的内销企业开工率在80%左右,以出口为主的企业开工率达到90%的企业占55.6%,38.9%的出口企业开工率在80%左右。

  2、企业订单下降趋势明显

  企业普遍反映订单不饱和,订单数量下降的企业明显多于订单增长的企业,内销订单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内销订单方面,26.2%的企业订单增长,33.3%的企业订单数量基本持平,40.5%的企业订单数量下降,18.3%的企业表示订单同比下降超过20%;出口订单方面,18.7%的企业订单增长,50.7%的企业订单数量基本持平,30.7%的企业订单数量下降,14.7%的企业订单同比下降超过20%。从企业在手订单情况来看,55.6%的企业有相对稳定、持续的订单来源,其中27%的企业在手订单可以支持3个月以上的生产,17.4%的企业订单可以支持1个月左右的生产。

  3、企业效益大幅下滑

  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企业普遍存在停工、开工不足情况,产品库存逐步累积到高位,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受影响严重的企业已经处于亏损状态。整体来看,54.1%的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其中18.9%的企业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20%;59.5%的企业利润总额下降,其中29.7%的企业利润总额下降幅度超过20%。

  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企业效益下滑更为突出,定制和国风企业效益逆势增长。大型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下降的企业分别占35.7%和42.9%,中型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下降的企业比重均超过八成,小型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下降的企业分别占50%和58.3%。在小型企业中,部分定制和国风服饰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保持增长,销售较好的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

  从业务类型来看,品牌企业效益状况明显好于制造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保持增长和持平的品牌企业占比高于制造型企业。在制造型企业中,七成左右的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均有所下降,2/3的出口企业效益下滑,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下降的内销型制造企业占比分别达到68.4%和73.7%。

  4、产业集群受创严重

  受疫情影响,广东、浙江、江苏、辽宁等省份的市场带动型产业集群不仅实体批发和零售遭受重创,线上零售也因布局不足、物流受限等原因损失较大。3月初,部分地区服装专业市场出现延期开市、暂停营业等情况,错过了春装黄金销售旺季,导致春款服装严重滞销,企业和商户还需承担疫情期间的租金、人工等相关成本,资金链不足或将会持续影响夏装乃至秋冬装的生产和采购。3月下旬,广州白马、虎门富民、常熟天虹、青岛即墨等服装专业市场陆续复商复市,企业和商户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满足采购商春装补单发货需求,并积极开发备货夏装,全力提升春夏装销量,以弥补疫情期间造成的损失。

  生产型产业集群尽管服装产量基本稳定,但是用工缺口较大问题突出。在产业集群的调研中,38.4%的集群服装产量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30.8%的集群服装产量持平,30.8%的集群服装产量略有下降。各集群均存在一定幅度的用工缺口,69.2%的产业集群用工缺口达到20%以上,其中共青城用工缺口达到40%,兴城泳装产业集群、盐步内衣产业集群、玉林产业园和孙村的用工缺口在30%左右。

  三、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

  自3月开始,受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上海等省市的疫情影响,服装企业在承受成本上涨和订单不足双重压力的同时,普遍面临着物流受阻、原材料短缺、员工出行受限、开工不足等阶段性困难。在对企业生产经营存在的困难调查中,经营成本上涨和订单不足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2.4%和48.8%的企业选择了这两项,另外有33.9%和23.6%的企业选择了市场竞争激烈和疫情影响销售,26%和23.6%的企业选择了原材料价格波动且采购困难和用工短缺问题。

  1、企业成本压力更为突显

  大型企业劳动力成本负担较重,中小企业多方承压,品牌企业则需承担沉重的商业成本。整体来看,89.2%的企业表示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涨。其中,六成的大型企业劳动力成本增长在5%-10%之间,54.5%和45.5%的中、小企业劳动力成本增长超过10%;原材料成本增长超过10%的大型企业占比为26.7%,而中、小企业原材料成本增长超过10%的占比分别高于大型企业18.8和9.7个百分点,另有超过四成的小型企业原材料成本增长在5%-10%;63.6%的中小企业能源成本上涨,其中能源成本增长超过10%的小型企业占比达到27.3%。此外,对品牌企业来说,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的商业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几乎处于停摆、半停摆状态,但门店租金、平台流量费用等商业成本减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疫情反复严重制约消费需求恢复

  对品牌企业来说,原本3、4月份举办的订货会面临延期或取消,部分地区的实体门店陆续关店,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商场、购物中心、步行街客流减少。实体渠道遭受巨大冲击的同时,线上营销也由于物流受阻无法正常收发货,导致消费意愿加剧下降,造成春款产品严重滞销,库存压力加大,过季产品跌价贬值,给企业造成大幅亏损。新研发的夏装产品面临着原材料采购困难、物流停摆等不利因素而导致生产滞后、工厂无法按期交货的风险。消费需求下降订单减少,直接导致内销企业开工不足、市场恶性竞争加剧,长此以往不利于产业修复。

  3、物流停摆打乱产业链正常秩序

  新一轮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多地交通停运、物流停摆,导致棉纺、印染等产业链上游企业原材料供应周期延长,在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上又出现采购困难和断供的情况,设计部门无法如期选料制版,生产车间原材料短缺难以为继,销售部门出货缓慢,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秩序。同时,运输受阻带来的物流价格上涨,也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明显压力。从物流时效的数据来看,仅2.6%的企业物流时效正常,89.5%的企业出现物流受阻导致收发货延迟的情况,甚至有7.9%的企业发生物流受阻而订单取消的情况。从物流成本来看,仅10.8%的企业表示物流成本基本持平,37.8%的企业物流成本增长超过10%,21.6%的企业物流成本增长在5%-10%之间。

  4、出口企业面临内外双重承压

  随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产能恢复,原本回流至国内的海外订单部分向外转移,服装出口竞争压力加剧。同时,由于新一轮疫情的冲击,部分疫情多发省份的服装企业因疫情防控和原材料供应不畅使产品交货周期延长,叠加国际运费上涨和物流时效不确定等因素,导致外商毁单现象频发,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在实施疫情防控管理和工厂停工期间,企业还要承担员工工资、生活供给、厂房租金等成本费用。在内外双重影响下,出口企业承受着巨大压力。

  四、当前行业发展状况及全年趋势预判

  1、企业全力以赴稳生产保供给

  疫情期间,服装企业纷纷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安排生产、赶制订单,就近开拓市场和采购原材料,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全力以赴稳生产保供给。很多企业建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确保防疫抗疫机制快速响应和全面落实,做到一手抓防疫,一手保生产。疫情之下,大杨集团组织家住管控地区的员工入住职工公寓,并安排专用车辆方便员工上下班,同时与当地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沟通, 及时建立“疫”时企业收发货物中转站,打通物流通道。红豆集团一方面打造爆品,推出新一代舒适衬衫,以单品引爆热销,同时在积极开展“挖潜月”活动的基础上,加快智能化建设。在泉州市疫情发生初期,卡宾服饰(中国)有限公司为满足抗疫需求,把服装业务全部转为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生产,随着泉州市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卡宾公司逐渐恢复常态化服装生产。

  2、企业数字化发展再次提速

  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很多企业和品牌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布局数字化门店,加大力度开拓直播、小程序、微商、社群等社交零售新渠道,实现渠道多平台优势互补。面对疫情,在战略上,赢家时尚集团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加强跟电商平台的合作,一方面依靠赢家时尚商城,激活大量的VIP群体,同时以数字化为驱动,推动建设集约化采购、快速返单、高效化物流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供应链上下游的协同能力。出口企业加强与海外客户的线上交流和沟通,制定专门的客户服务计划,维护客户稳定合作关系,例如在原材料供应商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下,积极与客户协商寻找可替代的面辅料产品,实现了出口业务的正常开展。

  3、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信心足

  在困难的发展形势下,服装行业企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数字化创新,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挖掘国内外市场潜力,全面提升产业的核心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资源配置能力,从根源上着力化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从企业投资情况来看,服装企业投资信心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3月,服装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3%。从调查数据来看,行业主要投资方向已经从规模扩张转向更加侧重于原有产能改造、产品研发设计和品牌建设,20.4%的企业选择新建产能,44.9%的企业选择原有产能改造。在企业的转型升级方面,63.3%的企业侧重于研发设计,44.9%的企业聚焦品牌文化建设和营销宣传,24.5%的企业投资电子商务,14.3%的企业进行物流体系建设和改造。

  4、全年预期不容乐观,保持恢复发展压力突出

  在对2022年服装行业总体运行状况预测的调查中,44.7%的企业预期一般,15.8%的企业预期乐观,39.5%的企业预期不乐观。国内市场方面,44.7%的企业预期下降,39.5%的企业预期持平,15.8%的企业预期增长;服装出口方面,55.9%的企业预期下降,32.3%的企业预期持平,11.8%的企业预期增长;在对全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预测中,40.2%的企业选择营业收入增长,29.1%的企业选择下降;33.1%的企业选择利润总额保持增长,36.2%的企业选择利润总额下降。

  我们看到,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国内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服装行业将凭借拥有世界最完整最先进产业链配套体系的优势,克服原料价格波动、物流受阻等阶段性痛点,行业运行或将在下半年有所改善,供给能力持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运转协同性稳步增强,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4月初,国务院发布《关于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交通运输部提出通行证全国通行、地区政策统一和管控信息互联共享三个方向性要求,无疑对服装产业缓解物流受阻、解决运输难等问题起到重要作用,供需互促、畅通高效的国内大循环将进一步加快构建。

  但是,我们要更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服装行业依然面临着不确定性加剧和困难叠加的重重挑战,经济运行保持平稳恢复发展的压力更加突出,行业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加大。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供应链瓶颈仍未缓解,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趋紧,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速下降,这必然导致国际市场动能减弱。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近期受散发多发疫情影响,“就业难”“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这使得服装消费恢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另外,成本高企、用工短缺、出口竞争压力加剧等不利因素将长期影响行业生产经营,造成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特别是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中小微企业更是雪上加霜,订单减少、效益下滑、拖欠账款增多、资金链紧张等问题使生产经营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五、企业当前发展诉求

  1、落实精准防疫,推动商业复苏

  在疫情反复和收入预期下降的背景下,各种防疫措施导致消费意愿大幅下降,春装产品产销率不足,严重的库存积压,过季跌价大幅贬值,企业出现亏损风险显著增加。建议各地政府一边抓防疫,一边抓商业复苏,尽快妥善安排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精准防控不搞一刀切。同时尽快制定促销费的具体举措,积极开展支持国货、促服装消费等各类活动,恢复市场客流,把对于市场销售的影响降到最低,尽量缩小疫情对产业运行的影响。

  2、畅通物流,稳定企业供应链运转

  本轮疫情导致全国多地物流快递不通畅,原材料在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上又出现断供,导致服装企业本季大量订单生产延期,甚至生产线难以为继,交货延误风险加剧。建议相关部门保障供应链干线运输的通畅、保障正常的生产生活物质流转、保障城乡快递的通畅。

  3、金融支持实体,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呼吁金融机构支持实体,设立专项资金用以支持疫情影响大的实体经济,同时建议各地政府部门主动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强金融政策指导与监督,通过适当下调企业贷款利率、增加中长期贷款以及降低担保费用等方式,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中小服装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到期还款困难的企业予以延期或续贷。

  4、强化政策保障,减轻企业运营负担

  建议有关部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税收政策,出台减免厂房、设备租金,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延期缴纳或减免税款等支持政策;推动有关单位降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服务收费,在企业经营恢复期,减免或缓缴水电气等生产要素成本和物流运输费用;呼吁全社会适当减免中小企业门店租金、物流配送费、平台流量费等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六、服装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和建议

  首先,要加强设计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疫情反复,让人们对生命、对自然又有了新的尊重和思考,对文化、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期待和向往,愈加注重健康生活,愈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主张以及品牌文化内涵。企业要从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多方面着力提高品牌和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积极从时尚美学、服用功能、生态环保、自然健康等方面满足消费新需求,使得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要加强品牌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内涵绿色、健康、功能、国风等特征,富有品味独特、情感共鸣的时尚品牌,推动和引领服装产业发展。

  二是,要加大数字化技术应用,提升企业发展活力。如今,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正从需求侧加速向供给侧迁移,疫情的发生和反复更是推动了这一进程。企业要进一步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数字化运营,一方面通过开发直播电商、小程序电商、网红微商、社群营销以及跨境电商、线上参展、海外仓建设等方式,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国内外市场开拓和发展能力。同时,加大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提升产业柔性化制造和智能化制造水平,推动产业向国际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另外,服装企业要协同供应链配套企业,共同提升产品开发能力,以灵活、快速、高效的供应系统为服装企业注入发展动力,提升品牌抗风险能力。

  第三,要加快行业创新体系健设,提升产业价值创造力。历经这一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我国服装行业不仅为国内抗疫情、满足消费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全球疫情抗击和市场需求满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其中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所积累的产业基础和与生俱来的创新基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和价值。面对未来创新发展,行业企业要坚守“科技、时尚、绿色”行业新定位,以提高运行效率为重点,一方面要加强商品企划、艺术审美、精益管理、精益制造等本源性工作,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发展水平,同时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在创新引领、文化创意、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的基础上,提升行业集成创新水平,加快建设数字化、网络化联动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构筑产业链价值创造共同体,抢占现代化竞争制高点,推动我国服装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最后,仍然要坚定发展信心,世纪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给行业企业带来巨大考验的同时,也在催生和加速着消费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产业新生态的形成,这无疑给行业企业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空间。行业企业只要适应和顺应这一历史变革,从危机中寻找机会,就一定会实现产业的新一轮创新发展。

稿件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月度统计数据
  •  
  •  查询系统
棉花产量查询系统
地区:
年份:
纺织工业产量查询系统
产品:
年份: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