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朗毛织企业“机器换人”:数控织机总量超4万台,工人锐减至9万人
发表时间:2016年07月03日   发表评论()

  东莞大朗在大力鼓励毛织企业“机器换人”的背景下,毛纺织行业尝到了机械化发展的“甜头”,在工人由最高峰的约15万人减少到9万人之后,大朗工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12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90.6亿元。

  提高毛织业的生产效率,实现设备的全自动化成为最确信的选择,没有更新机器,东莞大朗的毛织产业很可能已经覆灭了。

  从2005年开始,政府开始大力鼓励毛织企业“机器换人”,大朗一些毛织业开始试水机械化生产,到2009年底,大朗数控织机不足一万台。

  2010年,当地政府出台了奖励办法对企业购买数控织机进行奖励。数控机开始在大朗镇大规模引进,极大提高了毛纺织的生产效率。

  以往,一个工人只能操作一台手摇横机,实现机械化后,一个人可操控6-8台数控织机,如果赶上生产的高峰期,实行三班倒,数控机可24小时不间歇运作。

  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春暖说。尝到机械化发展的“甜头”后,近几年来,数控机在大朗得到普及,近期当地政府再次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安排2亿元财政资金资助企业,有力地推动东莞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及实体企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大朗拥有数控织机总量已超过4万台,工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12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90.6亿元,整个毛织产业集群毛衣年销售量超过12亿件,其中在大朗集散的超过8亿件。 而工人却由最高峰的约15万人减少到现在的9万人。

  机器多了,最直接的影响就在于用电量的上涨,大朗登记在册的小型加工作坊4300多家,在毛织业10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两次用电量的大增长。

  第一次是从2007年开始,大朗镇传统手摇机逐步升级为数控织机。随着数控织机增多并逐步普及,用电设备增多,电力需求急剧增长。

  第二次是2013年前后,因环保需求,毛织业由燃料锅炉改用电烫炉,用电负荷再次骤升,10年来,大朗镇的用电量也由原来的12.2亿千瓦时增长到27.94亿千瓦时,实现了翻番。

稿件来源:第一纺织网
 相关资讯
发表评论
姓名:
标题:
  • 内容:
  •  
  •  月度统计数据
  •  
  •  查询系统
棉花产量查询系统
地区:
年份:
纺织工业产量查询系统
产品:
年份:
网站背景 |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产品与服务 | 信息定制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5 www.webtex.cn, All Rights Reserved
企业营业执照认证: 沪ICP备10039135号